引言
01
地震发生时,隔震建筑中隔震支座会发生大变形,因此所有穿过隔震层或穿越隔震缝的设备管道、管线应采用柔性连接以适应地震时各隔震支座变形要求。未合理设计或采用不合规产品不但会影响隔震层运动,而且可能带来严重的次生灾害,无法实现震后正常使用的要求。
图片
图1 隔震层设备管线柔性连接示意
规范要求
02
我国发布的多部标准规范对隔震柔性连接提出了具体要求,如:《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2016 年版)中12.1.3条要求穿越隔震层的设备管线、配线,应采用柔性连接或其他有效措施以适应隔震层的罕遇地震水平位移;《建筑隔震设计标准(GB/T 51408-2021)中5.5.2条要求穿越隔震层的管线应采用柔性措施,其预留的水平变形量不应小于隔离缝宽度;《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 (GB 50981—2014)中3.1.8条要求穿过隔震层的建筑机电工程管道,应采用柔性连接或其他方式,以适应隔震层在地震作用下的水平位移;《建筑隔震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JGJ 360—2015) 中2.0.6,5.4.1条要求为使地震时不阻碍隔震层的水平位移,对穿过隔震层的设备管线、管道采用柔性接头、柔性连接段等处理措施;另外,国内产品标准《建筑隔震柔性管道》JG/T 541-2017中明确了三种应用于水系统的柔性连接的分类方法、连接方式、关键尺寸和性能试验等相关要求。图片
为满足《建设工程抗震管理条例》中关于震时正常使用的要求,隔震建筑中严禁使用不符合规范标准要求的伪柔性连接,如膨胀节,大拉杆补偿器等产品替代隔震柔性连接。图片
图2 伪隔震柔性连接隔震柔性连接体系概述
03
常用的隔震柔性连接包括:隔震橡胶软管(FC-R)、隔震金属软管(FC-S)、隔震PVC伸缩管(FC-P)和隔震柔性风管(FC-V)。各类型产品适用范围见表1。
表1 隔震柔性连接体系类型用途表图片
图片
隔震柔性连接设计案例分析
04
本项目采用地下一层柱顶隔震,层高5.0米,隔震层内具备使用功能,设备管线错综复杂。根据设计和图纸要求,本项目隔震柔性连接需要满足±800mm变形量要求,这对隔震柔性连接产品性能和深化设计均提出更高的要求,为国内首例。我公司凭借丰富的经验,依据《建筑隔震柔性管道》JG/T541-2017和《建筑隔震构造详图》22G610-1的要求,同时结合BIM模型,针对各个点位进行了详细的空间排布和深化设计。
(1)进出户做法
本项目中,管道在出入户位置系统主要分为虹吸雨水,重力污废水,压力污废水,给水,消防给水。排水系统设计压力为小于0.6Mpa的低压或无压管道,安装空间充足,可采用内壁光滑的橡胶软管和PVC伸缩管单向布置(污废水一般不采用金属软管)。消防,喷淋,生活给水为压力大于1.0Mpa的高压管道,可采用水平双向金属软管布置。
下图为出户位置管道排布设计示例:
图片
图5 出户排水位置水平单向橡胶软管及PVC伸缩管
图片
图6 入户消防喷淋水平双向金属软管
(2)竖向穿越隔震层做法
本项目采用柱顶隔震,故空调机房,消火栓,给水中水等终端穿越隔震层的竖向管道都需要考虑使用柔性连接。其中消火栓给水中水等小管径高压管道可使用竖向弯曲金属软管,排水管道可使用竖向橡胶软管。部分暖通大管径管道穿越隔震层可采用竖向橡胶软管。见下图。
图片
图7 竖向穿越隔震层竖向橡胶及弯曲金属软管
(3)隔震柔性风管设计做法
隔震柔性风管主要使用位置为,竖向穿越隔震层位置,竖向连接落在地上的风机设备和水平穿越隔震层下部隔墙位置。风管依靠本身可折叠的特性,可以水平或竖向安装。水平安装时,考虑管道本身下坠的情况需要在中间位置增加吊点保证管道水平平稳。可见图8。图片
图8 隔震柔性风管安装方式示意
(4)重难点解决方案
由于地下部分机房位置管综复杂,空间受限,经过优化设计,既满足变形量要求又可节省管道用量。
1. 图7中原本设计为水平L型,原始管道管径DN250,DN300,水平安装空间不足,故改为橡胶软管(给水管道需使用满足洁净度要求的食品级橡胶材质)竖向安装,通过柔性管道水平剪切变形达到型变量要求。同时由原本2根柔性管道的L型布置减少为1根。
2. 图8中原始管道排布水平和竖向空间均不足,考虑到竖向管道位置有上翻空间,在梁窝内允许的高度范围内尽可能上翻,以满足竖向单根橡胶柔性管道安装长度要求。图片
结论
05
隔震建筑的构造特殊性,决定了设备构造的复杂性和重要性,进行正确的深化设计和选择正确的隔震柔性连接产品,是保证震后建筑正常使用的前提和关键,甲方、设计、施工、监理等各方应该引起重视,需要加强各个环节的质量把控,切勿选择普通补偿器等错误产品替代建筑隔震柔性连接。
项目应用
06
图片
西安咸阳国际机场
图片
乌鲁木齐新机场航站楼
图片
首都博物馆东馆
图片
西安丝路会议中心
图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国内最靠谱的配资公司,配资炒股论坛平台查询,股票配资技巧和方法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