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的养老金二次核算补发马上要开始了!你知道吗,同样是今年退休的人,一月份办手续的能拿到最多的补发钱。
这事听着有点奇怪,可道理其实挺简单,咱们一点点说清楚。
为啥要有二次核算这回事?难道是社保局当初算错了吗?不是的。
问题出在每年核算养老金要用到的一个关键数字上,叫“养老金计发基数”。
这个数不是社保局随便定的,它得根据上一年全省或全市职工的平均工资水平来确定。
计算平均工资需要时间,收集数据、核对、发布,一套流程走下来,往往要到下半年,甚至十月份以后才能公布当年的新基数。
这就带来个难题:总不能让大家干等着吧?总得让人按时领上养老金啊。
所以,社保局想了个办法。
在当年新基数没出来之前,给退休人员办手续、算养老金时,就先用着去年的老基数顶一顶。
等到新基数终于公布了,社保局会立刻用这个新数,把当年已经退休人员的基础养老金和过渡性养老金重新算一遍。
新数算出来的钱,要是比当初用老基数算的多,那多出来的部分,社保局就会一次性补发给你。
这就叫“二次核算补发”。
补发的时间,通常就是从你开始领养老金那个月起,一直到新基数公布的前一个月为止。
重点来了:补发的钱,其实就是你每个月应该多得的那部分,乘以你少领了多少个月。
那么,谁补发的月份最多呢?答案就是:在今年1月份就退休并开始领钱的人。
想想看,如果新基数是11月公布的,那么1月退休的人,他从2月、3月、4月……一直到10月,整整10个月份的钱都需要按新标准补足差额。
可如果你是2月份退休的,你补发的月份就是从3月到10月,只有8个月了。
以此类推,退休越晚,需要补发的月份就越少。
到了今年11月或12月才退休的人,可能正好赶上新基数公布,直接就用新数计算养老金了,那就根本不需要二次核算和补发。
所以,同样是2025年退休,1月份就办完手续开始领钱的人,他能补发的月份数最多,拿到的补发总额自然也就最大。
我们拿个实在例子来说。
假设有个退休职工,他在今年4月份开始领养老金。
当时新基数没出,社保局用的是2024年的老基数,比如说是每月8000块。
算下来,他每个月的基础养老金加上过渡性养老金这部分是3100块。
到了11月,新基数公布了,涨到了8200块一个月。
社保局就用这8200块给他重新核算。
怎么算呢?很简单:用他原来每月3100块,除以老基数8000块,再乘以新基数8200块。
3100 ÷ 8000 = 0.3875,再乘以8200,差不多是3178块多一点。
这么一算,他每个月的基础养老金和过渡性养老金这部分,实际上应该拿到3178块左右。
比原来用老基数算的3100块,每个月多出了大约78块。
他需要补发多少个月呢?他是4月开始领钱的,新基数11月公布。
那么,补发月份就是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总共7个月。
每个月补78块,7个月加起来就是546块。
从11月开始,他每个月就能按3178块(加上他个人账户养老金部分)领钱了。
但如果是今年1月份就退休领钱的人呢?同样假设他每月原来这部分养老金也是3100块,重新核算后每月也多78块。
他的补发月份可就长了:1月开始领,补发月份就是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
整整9个月!算下来他能一次性补到702块。
这比4月退休那位多出不少吧?原因就在他“少领”的时间更长,补的月份自然就多。
网友都说,这有点像种庄稼,早播种的虽然得等,但收成时能多打点粮食。
有人会问,那去年12月退休的人呢?他们用的是2024年的基数,当时基数已经确定了,就不涉及这次用2025年新基数的二次核算。
所以,这次补发主要是今年退休人员的事。
社保局这么做,是为了公平。
因为新基数更高,用新基数算出来的养老金才更接近你应得的水平。
先用老基数发着,等新数出来立刻补差,这个办法保证了大家都能及时拿到钱,最终也按新标准领足了。
只是补发的钱,确实有早有晚、有多有少,关键看你退休的月份。
这么看就明白多了,早几个月退休,虽然一开始钱可能少点,但后面补发的总额反而可能更多。
你说这事是不是挺有意思?大家伙儿都算算自己家的情况吧。
。
国内最靠谱的配资公司,配资炒股论坛平台查询,股票配资技巧和方法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